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科技网络

一篇文章读懂中美互联网与创业生态的差异

2017-03-05 22:43:03

  我们看到国外企业,比方Facebook、谷歌等主要在斟酌如何把人的大脑向前延伸,而我们国内企业,虽然也在做这方面努力,但我们更热中于向传统行业发展,也就是总理所说的“互联网+”,这是中国特点。

  

一篇文章读懂中美互联网与创业生态的差异

  美国的传统行业已很发达,“互联网+”的增加值不是很大,而中国的传统行业还存在许多问题,所以“互联网+”价值会很大。

  由于经济发展程度不足,中国许多行业本身就比较薄弱,需要依托“互联网+”继续往前延伸。

  我认为在中国未来很多地方的创新就是在研究如何把互联网技术的利用向传统行业渗透。因此,在中国,互联网最有价值的地方即是体现在修正市场不完善的问题上。

  比较中美互联网发展,不难发现:

  中国的互联网主要是在广度上发展,而美国的互联网主要在深耕技术。

  美国在开辟新市场,中国也在开辟新市场,但同时也想改造传统市场。这并不是说美国不改造传统市场,相对而言,程度较中国低。

  在大多数情况下,中国在商业模式上创新,而美国在技术层面上创新。

  

一篇文章读懂中美互联网与创业生态的差异

  互联网的本质

  回到2000年,美国互联网股价开始大跌,当时美国媒体、学者和各方从业人士都很悲观,大家感到这个互联网泡沫对经济的伤害是很大的。其实7810年代的无线电也产生过泡沫,当时大家都在讨论如何将这项技术商业化,对此做了许多探索,最后发现无线电可以广告变现。互联网其实也是走的这条路。从这里可以看到,每次技术革命都跟上1次技术革命有1定的共性,固然也有不同。

  我们无妨再往前看,不难发现,之前的技术革新,和今天有1个很大区分,即之前的技术革新是把物资从1种情势转换成另外一种情势,比如发电是把热能转换成电能,汽车是把物资转化成工具。但这次技术革命和之前最大的不同就是它的主要载体已不再是物资,而是信息。

  “物资会有本钱,虽然可以下降,但边际本钱不会为零。但信息的复制本钱基本等于零,它不再受物理世界的限制。这就是互联网本质,也是此次技术革新和之前技术革新最大的区分。

  「供给方的范围经济」

  从供给方的范围经济来谈,像发电厂行业会产生自然垄断,缘由在于固定本钱很高,产量越大、销售越多,边际本钱就越低。从这个角度看互联网企业,它的特点就是边际本钱基本为零,因此它的范围经济会非常大,必定会构成垄断。

  但是,我们不能由于垄断就否定它们。就像马云说的,“你把地主斗倒了,农民不1定过得好”。我们要分析造成垄断的缘由究竟是甚么。如果这个垄断是由于政府特许牌照而构成,那这固然是不好的,但如果垄断是竞争而至,这样的垄断是有益于消费者的。

  所以到目前为止我们认为,阿里巴巴其实1直是为消费者带来很大价值的企业,固然我不否认它也为自己带来了很多价值,这是1个双赢模式。

  「需求方的范围经济(网络效应)」

  除供给方外,另外一端是需求方的范围经济,就是互联网中常常强调的“N次方”。需求方的范围经济,其实就是网络效应。你会发现,如果大家都用微信,微信就很有用,而微信有用的程度(网络价值)取决于微信的用户数量,它们之间是N次方的正向关系。

  

一篇文章读懂中美互联网与创业生态的差异

  「系统效应」

  另外,还有1个系统效应。比如软件和硬件配合在1起成为1个系统,构成了系统效应;再比如内容、渠道与硬件配合起来,就构成像乐视这样的生态系统(生态圈)。由于系统中各个组成之间具有互补性,产生了系统效应。

  “结合以上3点,我觉得不管美国还是中国,互联网企业发展都有1个很重要的共性:第1步都是抢占用户,占据行业制高点。只有这样才能构成垄断,别的企业想要再进入,付出本钱会非常高。这就是网络效应的利害的地方。在中国如此大的市场中,网络效应会更加明显。

  那末如何抢占用户?

  1般做法就是烧钱。

  所以全部行业需要大量的股权投资来支持。

  从经济学上来看,这些行业具有3个均衡点:

  

一篇文章读懂中美互联网与创业生态的差异

  A点(零点),创业失败或不创业,用户量是零。

  B点,其实不稳定,往前走可能活下来,成为该行业具有垄断力的企业;如果不能往前走,就定会往后退,直到退为零止。

  比如说,打车软件有几个先驱---神州、易到,都创建较早,但却被后来者“滴滴”、“快的”赶超。而“滴滴、快的”要想在这个行业里长时间存在,就必须烧钱,迅速到达制高点C点的用户量。

  “所以不管在中国或美国,互联网发展都有共性的地方,即各个联网企业的载体是信息而不是物资,从而产生了成倍增长的网络效应,我们称为互联网的本质。

  中国特点

  在中国,我们必须强调1点:imperfect regulation,即在某些领域监管不完善,而由此致使市场不够发达。

  我觉得中国目前的情况是:

  “经济和市场都不够发达,但中国的人口基数大。虽然前两点是缺点,但在1个新技术出现的时候,缺点也许可转化为优点,特别是当新技术可以绕过监管,打破行政垄断,为中国首创1个新的局面。

  由于我们的市场发育还不健全,企业进入时就会向着监管不完善或市场不完善的地方。因此,我们的互联网企业1开始就不是技术深耕型企业,而是做“互联网+”。比如,阿里巴巴的创建即是为了解决中国企业出口难问题。之前出口难是由于企业必须要跟中国进出口公司或分公司谈,这就是市场不发达的1个表现。

  后来,阿里巴巴做电商平台是由于中国零售业、批发业不发达,中间商层级太多致使消费者交易本钱很高,同时厂商又得不到消费者需求的有效信息。阿里巴巴的电商平台1下子买通中间环节,把厂商和消费者之间距离紧缩为“1步到位”。

  随着阿里巴巴电商平台的发展,银行对远程交易支付是不方便的,所以阿里巴巴推出第3方支付工具支付宝。也是由于中国金融不够发达,而第3方支付捉住了1个非常好的机遇,阿里巴巴打入了金融这个垄断行业。由于互联网企业进入,使得现在的中国金融市场变得很活跃,老百姓可以通过平台第3方理财,取得较高的投资收益。固然也不是所有的第3方理财平台都是靠谱的,也有很多的第3方理财只想圈钱。

  相对来说,由于中国市场不够发达,互联网线下渗透也相对迅速。比如像中美的网络零售增幅比较,中国增幅非常高,1直到2013年,还能到达年增长率41%,这个是全球罕见的,像美国到达10%,那就要敲锣打鼓了。中国的未来,“互联网+”能渗透各个行业,会为我们提供更多的,更丰富的优良服务,这是我们非常关注的1点。

  我非常认同经济学家熊彼得在多部著作里提到组合创新的观点。他认为,组合创新1般是以波浪情势或集群式出现的。

  我们发现互联网和以往数个时期的发展是1样的。在很长的时间里,好像都没甚么创新,但1旦出现1个创新,就会掀起1波巨浪,能够在这个浪潮里顽耍的人会成为社会精英和巨富。固然在这波巨浪期间,会有很多传统企业被淘汰,这就是社会进步,也是熊彼得所说的---创造式的破坏(creative destructive)。

  每次技术革新都要先把1部份消灭掉,才会有新的出来。我们现在正好就站在这波革新浪潮的中期阶段,但远远没有到达它的终点,恐怕还需要最少10年。我觉得这对中国企业来讲还有很多的机会。

  搜狗CEO王小川:中美创业生态的差异

  “互联网+”时期下的中国,最突出的变化便是有效地增进了社会分工并提升信息对称程度,不论是去中介化下降信息传递本钱、大数据积极作用于决策,还是人们享受来自智能技术提供的个性化服务、文化创意产业满足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都将会激起新的生产和生活模式,释放更强大的效力动能。

  目前全球市值前10的互联网公司里中国已占4家,滴滴快的、美团大众点评等非上市公司也发展很快,这是1项非常了不起的成绩。

  正是由于中国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中国人口基数、人材资源、市场空间与美国比肩,所以才会诞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旗号。在这样的有益1个环境下,中国资本市场反而遇冷,主要缘由是由中美创业生态的不同酿成的。

  第1点不同:创业的动身点不同

  中国创业公司看估值,

  美国创业公司看创新。

  美国有1家做“智能戒指”的公司,他们能让手在空中滑动的时候,像鼠标1样控制电脑,包含了“人机交互”的技术。这个项目不靠谱,缘由有多个方面,比如:团队只有14个人,智能戒指的电能不够,只能支持40分钟,精度也不够高。更重要的是,他们不知道市场空间在哪里,也没有斟酌商业模式,怎样卖产品,怎样赚钱。创业者做这个项目的目标,更多是有趣,好奇,希望做成这样1个智能硬件,让1个好的idea取得认同。

  这样的案例在美国很多,绝大多数创业者创业的动身点是去探索、去满足好奇心,寻求创新。这和中国的创业环境截然不同,中国创业者不谈产品的问题,用户体验的改变,而是刚刚完成天使融资,就计划好甚么时候完成几轮融资,甚么时候IPO,非常浮躁。

  创业的动身点不同,致使寻求的结果不同。中国创业者寻求上市,美国创业者偏向于被大公司并购。中国创业公司会把公司卖掉当做失败,更希望自己独立持久的活下去。而美国被普遍接受的概念是:我有1项创新,即使失败了接下来还会进行下1项创新,就是连续的创新。由于动身点的不同,中国创业公司的压力会更大,由于成功的定义或退出的方式就只有1种——IPO。

  而美国创业者不同。以上文提到的智能戒指项目为例,他们觉得如果自己的项目能够做成,更希望被谷歌苹果这些大公司收购,所以也不去斟酌甚么卖点和商业模式。

  第2点不同:创业公司人材的不同

  美国创业公司中大多人才辈出;

  而中国小型创业公司中,

  常常合伙人以下能力水平匀速下滑。

  美国的创业公司,除老板外大多数员工都来自顶尖的公司;而国内创业公司相反,1个常见的情况是,创业公司里的老板很利害,但是招不到顶尖的员工。

  中国公司最顶尖的员工,要末进入大公司,要末自己创业,不甘心为了1件好奇的事情做底层骨干。所以在中国的小型创业公司里面,很容易出现的情况是合伙人以下,能力水平匀速下滑。

  第3点不同:创业生态的不同

  美国大公司更愿意去收购小型创业公司,

  而中国大公司常与小型创业公司去斗争、去对抗。

  美国的大公司,更愿意去收购小型创业公司;而中国大型公司也在做1些并购,但收购的动力比美国弱很多。其中1个主要缘由就是想做收购的时候,1个小公司即使证明模式成功,老板也不错,但是员工的水平相对大公司是不够的,收购以后反而拉低了平均水平。

  在美国恰好相反,不但不会拉低平均水平,收购小公司还能抬高公司的活力,所以大公司会更有动力去收购、去改变自己的基因。

  总结

  中美创业的动力是不1样的,结果也不同;中美创业生态不同,美国小公司容易被大公司收购,容易退出,这是1个良性的循环,而中国小公司容易被抄袭,不容易被收购,员工水平会偏弱,大公司更不愿意收购。

  关于收购这个情况,国内也在好转,但是毕竟大公司跟小公司的配合(并购)关系跟美国还有很大区分。美国的创新主体在小公司里,大多是通过收购小公司去改变自己的基因,像生物学里面,1个健康的生态有小花,有怪物,有大树,构成相互协作、良性运转的因素。而在中国国内,大公司与小公司就是去斗争,去对抗。

  在开放与并购方面,腾讯走在前面,可以说腾讯引领了大公司对创业公司的收购或投资行动,但是中国整体并购氛围还不够。

  除创业公司以外,高校和实验室,也是美国创新的源泉,有很多技术创新来自于实验室;从美国的情况来看,互联网的未来在3个方面:连接、虚拟现实,和趋向智慧。

推荐阅读
图文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