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环保节能

空气会串门水流能跨界 京津冀疾呼生态协同发展

2017-01-12 14:06:17
【导读】:保护生态环境,京津冀要坚持同1个计划,同1个标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原部长李善同认为,只有做到环“保护生态环境,京津冀要坚持同1个计划,同1个标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原部长李善同认为,只有做到环境保护计划的编制、环境质量的监测和环境执法1体化,才不会出现某地规制放松、污染严重的情况空气会串门水流能跨界 京津冀疾呼生态协同发展
  最近天津市在滨海新区推动轨道交通建设,轨道南北分别为河北唐山和黄骅各留下1个接口,以便于将来双方对接”;“河北、天津各投资10亿元,组建了渤海津冀港口团体”;“这次实现‘APEC蓝’,是区域协同联防联控的1次成功实践”……京津冀1体化呼唤了30多年,什么时候告别为难?
  
  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京津冀协同发展蓝图再次让人怦然心动。
  
  心动,并不是风云际会的协同大激变。从首都大城市病,到环京津贫困带,再到区域生态失衡,重构京津冀,激活环渤海,并未由于上升到重大国家战略,曾的老大难就有了立等可取的“洗心革面”。
  
  心动,缘起谋篇起笔的非同凡响。既扫门前雪、又管他人霜的真诚,不把困难留给后人、不等不靠干起来的担当,“有形之手”在“无形之手”有为处谨慎、难为处发力的智慧,正在点亮京津冀的美好未来。
  
  京津冀协同顶层设计或将超人想象
  
  来自权威媒体的报导消息称,京津冀发展顶层设计方案《京津冀协同发展计划纲领》(下称计划纲领)已完成,依照相干部署,将于3月底之前发布。
  
  据悉,原来京津冀3地上报的“北京4中心、天津4中心、河北5中心”的定位产生了较大调剂,并将对产业布局、产业转移对象进1步明晰。在计划纲领里,除北京政治、文化、科技创新、国际交往的4中心肠位不变之外,天津调剂为1个基地3个区,河北调剂为4个基地。知情人士流露,《计划纲领》由厚厚的3大本文件组成,1个总纲,1个实行细则,1个具体名录。既有顶层设计纲领,也有实行方案细则和线路图。
  
  自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以来,已整整1周年。1年来,顶层设计出台的消息就频频传出,但每次都是只闻其声,不见落地。由于3地政府协同性不够,同1概念各自表述,在实际操作中各方利益不完全1致,跨区调和难度大,造成顶层计划编制进展较慢,屡次搁置。
  
  经过修改,《计划纲领》仍然将坚持在交通1体化、大气污染治理、产业对接3个方面率先突破。《计划纲领》肯定了2015年的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清单,有很多1年来都难以突破的行政壁垒和重大项目,在高层的调和下,“将会超过很多人意料,加大推动和落地。”
  
  在大气污染治理问题上,此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之间认识其实不统1,都认为对方污染影响了本地。2014年底APEC会议期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在国务院的调和下尝试区域联防联控,“APEC蓝”成为1次重要环保实践,这也使得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治理雾霾的机制,也出现在计划纲领中。另外,《计划纲领》拟通过设立京津冀环保生态基金,协商京津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制度。
  
  唇齿相依 时至势成
  
  京津冀的“生态症”,霾受关注最多。从“雾锁1城”到“10面霾伏”,京津冀13个城市曾有11个空气污染排名全国居前。空气“爆表”,3地“肺叶”不堪重负。
  
  京津冀的“生态症”,水隐忧最大。从水量减少到水质恶化,区域21条主河,年均断流258天,劣5类水质河长6180千米。“血气”不通,体格不健百病生。
  
  近30年来,京津冀水资源量减少113亿立方米。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缺水,成为京津冀区域发展的最大制约。水资源短缺—地下水超采—地面沉降,连锁反应。水量小—水污染—水短缺,恶性循环。森林—湖泊—湿地减少,1个个盛水的“盆”变小,水安全亮起红灯。
  
  “水病”似血脉不通,雾霾致呼吸不顺畅。2013年,京津冀的空气质量1半以上时间不达标,北京重污染天气比例16.2%。卫星云图上的“灰锅盖”、显微镜下的霾颗粒,1次次震动人们的敏感神经。给超载的环境减负,让脆弱的生态坚强,3地全力压煤、控车、降尘。到2016年,北京提早淘汰1200家“3高”企业;3年内,天津升级改造1.3万家中小企业;到2017年,河北再压减6000万吨钢铁、6000万吨水泥、4000万吨煤、3000万标准重量箱平板玻璃产能。
  
  但是,空气会串门,水流能跨界。不管是快见成效,还是解决根本,治污都需3地联手:既要自扫门前雪,又管他人瓦上霜。现实问题倒逼制度设计,打响绿色保卫战,集结号嘹亮催人。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区域生态重建带来1次历史性机遇。打破1亩3分地的思惟定式,1张“生态蓝图”管到底,3项“协作机制”做到位。
  
  过去,各摆生态区、产业区,区域间“绿屏”断裂、“绿廊”错位。如今,“1盘棋”共鸣凝心聚力:制定生态保护专项计划,明确修养区定位,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推荐阅读
图文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