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古今文化

习近平:绝不做亵渎祖先、亵渎经典、亵渎英雄的事情——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

2017-01-12 14:53:54

  习近平:绝不做亵渎祖先、亵渎经典、亵渎英雄的事情<P>——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P>

  11月30日,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10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9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姚大伟 摄

  在中国文联10大、中国作协9大开幕式上的讲话

  (2016年11月30日)

  习近平

各位代表,同志们,朋友们: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10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9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我国文艺界的1次盛会。首先,我代表党中央,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庆祝!向全部代表,并通过你们向全国广大文艺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

  党对文艺工作历来高度重视,这是由于,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阵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阵线。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广大文艺工作者响应党的号令,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创作了1大批脍炙人口、深入人心的优秀作品,宏扬了中国精神,凝聚了中国气力,为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作出了10分重要的贡献。

  2014年10月,我们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我同文艺界的同志们深入交换,进1步明确了新情势下繁华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方向和任务。党的108大以来,广大文艺工作者积极投身实现“两个1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火热实践,倾情服务人民,倾心创作精品,热忱歌颂全国各族人民追梦圆梦的顽强奋斗,宏扬崇高理想和英雄气势,奏响了时期之声、爱国之声、人民之声。特别是在党和国家举行的1系列重大活动中,在面向基层、面向大众的文化服务中,在中外人文交换中,广大文艺工作者勇挑大梁、不计名利、夙夜奔忙,展现了高昂的精神风采、高超的艺术水平。在广大文艺工作者辛苦努力下,我国文艺界出现新气象新面貌,文学、戏剧、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美术、摄影、书法、曲艺、杂技、民间文艺、文艺评论、大众文艺、艺术教育等都获得丰富成果,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为人民提供了丰富精神粮食,向世界展现了中华文化魅力。

  实践充分证明,广大文艺工作者心怀祖国人民、响应时期召唤、寻求艺术理想,是1支有智慧有才情、敢担当敢创新、可信赖可依托的队伍。党和人民感谢你们!

各位代表!同志们、朋友们!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也是我们这1代人的历史使命。现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剂时期,当代中国正沿着中国特点社会主义道路奋力前进。这是1个风云际会的时期,也是1个英雄辈出的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有中国人民团结1心、发奋图强的精神,有中国人民创新创造、开辟进取的勇气,有中国人民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毅力,中华民族在苦难和曲折衷1步步走到今天,势必在光辉和奋斗中大踏步走向明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航船1定能够劈波斩浪驶向光辉的彼岸。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物资文明极大发展,也需要精神文明极大发展。早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就屡次强调要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华民族的新文化。1940年,他说:“我们不但要把1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成1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华的中国,而且要把1个被旧文化统治因此愚昧落后的中国,变成1个被新文化统治因此文明先进的中国。”1979年10月,邓小平同志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4次代表大会上发表祝词强调:“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资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他还强调:要大力发扬党和人民在长时间实践中构成的崇高精神,“大声疾呼和以身作则地把这些精神推行到全部人民、全部青少年中间去,使之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精神文明的主要支柱,为世界上1切要求革命、要求进步的人们所向往,也为世界上许多精神空虚、思想苦闷的人们所羡慕”。

  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发展、饱受挫折又不断浴火重生,都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有力支持。中华文化唯一无2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加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寻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我们要大力宏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期精神,大力宏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气力。

各位代表!同志们、朋友们!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1场震古烁今的伟大事业,需要坚忍不拔的伟大精神,也需要振奋人心的伟大作品。鲁迅先生1925年就说过:“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程的灯火。”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高擎民族精神火把,吹响时期前进号角,把艺术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当中,做到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推出更多反应时期呼声、展现人民奋斗、振奋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优秀作品,为我们的人民昭示更加美好的前景,为我们的民族描绘更加光明的未来。

  这里,我给大家提几点希望。

  第1,希望大家坚定文化自信,用文艺振奋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中国特点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创作出具有鲜明民族特点和个性的优秀作品,要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有深入的理解,更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善于从中华文化宝库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保持对本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对本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使自己的作品成为鼓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断前行的精神气力。

  文化是1个国家、1个民族的灵魂。历史和现实都表明,1个抛弃了或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但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极可能上演1幕幕历史悲剧。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气力。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没有文化自信,不可能写出有骨气、有个性、有神彩的作品。

  古往今来,世界各民族无1例外遭到其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上产生的文艺精品和文艺大师的深入影响。中华民族精神,既体现在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和奋斗事迹中,体现在中国人民的精神生活和精神世界中,也反应在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产生的1切优秀作品中,反应在我国1切文学家、艺术家的杰出创造活动中。

  在每个历史时期,中华民族都留下了无数不朽作品。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共同铸就了灿烂的中国文艺历史银河。中华民族文艺创造力是如此强大、创造的成绩是如此光辉,中华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气度,我们应当为此感到非常自豪,也应当为此感到非常自信。

  1个时期有1个时期的文艺,1个时期有1个时期的精神。任何1个时期的经典文艺作品,都是那个时期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都具有那个时期的烙印和特点。任何1个时期的文艺,只有同国家和民族牢牢维系、同甘共苦,才能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反应时期是文艺工作者的使命。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掌控时期脉搏,承当时期使命,凝听时期声音,勇于回答时期课题。

  古今中外,文艺无不遵守这样1条规律:因时而兴,乘势而变,随时期而行,与时期同频共振。在人类发展的每个重大历史关头,文艺都能发时期之先声、开社会之先风、启智慧之先河,成为时期变迁和社会变革的先导。离开火热的社会实践,在恢宏的时期主旋律以外茕茕孑立、自言自语,只能被时期淘汰。

  对文艺来说,思想和价值观念是灵魂,1切表现情势都是表达1定思想和价值观念的载体。离开了1定思想和价值观念,再丰富多样的表现情势也是苍白无力的。文艺的性质决定了它必须以反应时期精神为神圣使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凝聚中国气力的思想道德基础。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培养和宏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坚定不移用中国人独特的思想、情感、审美去创作属于这个时期、又有鲜明中国风格的优秀作品。

  祖国是人民最坚实的依托,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歌唱祖国、礼赞英雄历来都是文艺创作的永久主题,也是最动人的篇章。我们要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用生动的文学语言和光彩夺目的艺术形象,点缀祖国的秀美河山,描绘中华民族的出色风华,激起每个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荣誉感。对中华民族的英雄,要心怀崇敬,浓墨重彩记录英雄、塑造英雄,让英雄在文艺作品中得到宣扬,引导人民建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绝不做亵渎先人、亵渎经典、亵渎英雄的事情。要抒写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蓬勃实践,抒写多彩的中国、进步的中国、团结的中国,鼓励全国各族人民生气蓬勃迈向未来。

  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应用。历史是1面镜子,从历史中,我们能够更好看清世界、参透生活、认识自己;历史也是1位智者,同历史对话,我们能够更好认识过去、掌控当下、面向未来。“观古今于须臾,抚4海于1瞬”。没有历史感,文学家、艺术家就很难有丰富的灵感和深入的思想。文学家、艺术家要结合史料进行艺术再现,必须有史识、史才、史德。

  历史给了文学家、艺术家无穷的滋养和无穷的想象空间,但文学家、艺术家不能用无真个想象去描述历史,更不能使历史虚无化。文学家、艺术家不可能完全还原历史的真实,但有责任告知人们真实的历史,告知人们历史中最有价值的东西。戏弄历史的作品,不但是对历史的不尊重,而且是对自己创作的不尊重,终究势必被历史戏弄。只有建立正确历史观,尊重历史、依照艺术规律显现的艺术化的历史,才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才能立之当世、传以后人。

  中华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只有扎根脚下这块生于斯、擅长斯的土地,文艺才能接住地气、增加底气、灌注生气,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根。正所谓“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我们要坚持有良心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在继承中转化,在学习中超出,创作更多体现中华文化精华、反应中国人审美寻求、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又符合世界进步潮流的优秀作品,让我国文艺以鲜明的中国特点、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屹立于世。

  第2,希望大家坚持服务人民,用积极的文艺歌颂人民。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时期的雕塑者。1切优秀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都源于人民,1切优秀文艺创作都为了人民。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人民的生活、命运、情感,表达人民的心愿、心情、心声,立志创作出在人民中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

  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马克思说:“人民历来就是作家‘够资历’和‘不够资历’的唯1判断者。”以为人民不晓得文艺,以为大众是“下里巴人”,以为面向大众创作不上档次,这些观念都是不正确的。文艺创作方法有1百条、1千条,但最根本的方法是扎根人民。只有永久同人民在1起,艺术之树才能常青。

  文艺要服务人民,就必须积极反应人民生活。今天,在我国960多万平方千米的大地上,13亿多人民正上演着汹涌澎湃的活剧,国家蓬勃发展,家庭酸甜苦辣,百姓欢乐哀伤,构成了气象万千的生活景象,充满着感人肺腑的故事,弥漫着激昂跳动的乐章,展现出色采斑斓的画面。广大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也势必大有作为。

  我们的文学艺术,既要反应人民生产生活的伟大实践,也要反应人民喜怒哀乐的真情实感,从而让人民从身旁的人和事中体会到人间真情和真理,感遭到世间大爱和大道。关在象牙塔里不会有持久的文艺灵感和创作豪情。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1切有抱负、有寻求的文艺工作者都应当追随人民脚步,走出方寸天地,阅尽大千世界,让自己的心永久随着人民的心而跳动。

  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1个1个具体的人的集合,每一个人都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都有内心的冲突和哀伤。真实的人物是千姿百态的,要用心用情了解各种各样的人物,从人民的实践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

  典型人物所到达的高度,就是文艺作品的高度,也是时期的艺术高度。只有创作出典型人物,文艺作品才能有吸引力、感染力、生命力。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始终把人民的冷暖和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歌颂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

  走入生活、贴近人民,是艺术创作的基本态度;以高于生活的标准来提炼生活,是艺术创作的基本能力。文艺工作者既要有这样的态度,也要有这样的能力。文艺反应社会,不是通过概念对社会进行抽象,而是通过文字、色彩、声音、情感、情节、画面、图象等进行艺术再现。因此,社会的色采有多么斑斓,文艺作品的色采就应当有多么斑斓;社会的情境有多么丰富,文艺作品的情境就应当有多么丰富;社会的韵味有多么淳厚,文艺作品的韵味就应当有多么淳厚。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揭露人类命运和民族前程是文艺工作者的寻求。伟大的作品1定是对个体、民族、国家命运最深入掌控的作品。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所进行的奋斗,推动我国社会产生了全方位变革,这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是史无前例的,在人类发展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面对这类史诗般的变化,我们有责任写出中华民族新史诗。史诗是人民创造的,不论多么宏大的创作,多么高的立意寻求,都必须从最真实的生活动身,从平凡中发现伟大,从质朴中发现崇高,从而深入提炼生活、生动表达生活、全景展现生活。

  历史变化如此深入,社会进步如此巨大,人们的精神世界如此活跃,为文艺发展提供了无尽的矿藏。社会是1本大书,只有真正读懂、读透了这本大书,才能创作出优秀作品。读懂社会、读透社会,决定着艺术创作的视野广度、精神力度、思想深度。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努力上好社会这所大学校,读好社会这本大书,创作出既有生活底蕴又有艺术高度的优秀作品。

  “文人之笔,劝善劝善。”文艺要反应生活,但文艺不能机械反应生活。茅盾说过:“文艺作品不但是1面镜子——反应生活,而须是1把斧头——创造生活。”生活中不可能只有高昂没有沉郁、只有幸福没有不幸、只有喜剧没有悲剧。生活和理想之间总是有落差的,现实生活中总是有这样那样不如人意的地方。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对生活素材进行判断,宏扬正能量,用文艺的气力温暖人、鼓舞人、启发人,引导人们提升思想认识、文化修养、审美水准、道德水平,鼓励人们永葆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和进取精神。

  文艺创作的目的是引导人们找到思想的源泉、气力的源泉、快乐的源泉。清泉永久比淤泥更值得具有,光明永久比黑暗更值得歌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提高浏览生活的能力,善于在幽微处发现美善、在阴影中看取光明,不做徘徊边沿的观望者、讥谗社会的抱怨者、无病呻吟的悲观者,不能沉溺于鲁迅所批评的“不免咀嚼着身旁的小小的悲欢,而且就看这小悲欢为全球”。要用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鼓舞人们在黑暗眼前不气馁、在困难眼前不低头,用理性之光、正义之光、仁慈之光照亮生活。对人民深恶痛绝的消极腐败现象和丑陋现象,应当坚持用光明遣散黑暗、用真善美克服假恶丑,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

  第3,希望大家勇于创新创造,用高深的艺术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优秀作品反应着1个国家、1个民族文化创新创造的能力和水平。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中心环节,不断推动文艺创新、提高文艺创作质量,努力为人民创造文化杰作、为人类贡献不朽作品。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入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类伟大实践势必给文化创新创造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努力创作同我们这个文明古国、我们这个蓬勃发展的国家相匹配的优秀作品。中国人民不但将为人类贡献新的发展模式、发展道路,而且将把自己在文化创新创造中获得的成果奉献给世界。

  中华文化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同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同现代社会相调和,把逾越时空、超出国界、富有永久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宏扬起来,激活其内在的强大生命力,让中华文化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化1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

  创新是文艺的生命。要把创新精神贯穿文艺创作全进程,大胆探索,锐意进取,在提高原创力上下工夫,在拓展题材、内容、情势、手法上下工夫,推动观念和手段相结合、内容和情势相融会、各种艺术要素和技术要素相照映,让作品更加精彩纷呈、引人入胜。要把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作为寻求,让眼光再广大1些、再深远1些,向着人类最早进的方面注视,向着人类精神世界的最深处探访,同时直面当下中国人民的生存现实,创造出丰富多样的中国故事、中国形象、中国旋律,为世界贡献特殊的声响和色采、展现特殊的诗情和意境。

  与时俱进、发奋图强,是中华民族的鲜明天赋,也是我国文艺不断繁华发展的强大动力。我国文艺不但要有体量的增长,更要创造质量的标杆。创新贵在独辟蹊径、不拘1格,但1味独树一帜、寻求怪诞,不可能成为上品,而极可能流于下品。要克服浮躁这个顽疾,抵制急功近利、粗制滥造,用专注的态度、敬业的精神、踏实的努力创作出更多高质量、高品位的作品。

  第4,希望大家坚守艺术理想,用高尚的文艺引领社会风尚。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承当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职责,应当用独到的思想启发、润物无声的艺术熏陶启发人的心灵,传递向善向上的价值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做真善美的寻求者和传播者,把崇高的价值、美好的情感融入自己的作品,引导人们向高尚的道德集合,不让便宜的笑声、无底线的文娱、无节操的垃圾淹没我们的生活。

  伟大的文艺展现伟大的灵魂,伟大的文艺来自伟大的灵魂。歌德说过:“如果想写出雄伟的风格,他也首先就要有雄伟的人格。”1切艺术创作都是人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互动,都是以艺术的情势反应生活的本质、提炼生活包含的真善美,从而给人以审美的享受、思想的启发、心灵的震动。只有用博大的胸怀去拥抱时期、深邃的眼光去视察现实、真诚的感情去体验生活、艺术的灵感去捕捉人间之美,才能够创作出伟大的作品。虽然创作不能没有艺术素养和技能,但终究决定作品份量的是创作者的态度。具体来讲,就是创作者以甚么样的态度去掌控创作对象、提炼创作主题,同时又以甚么样的态度把作品展现给社会、显现给人民。

  经典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其中必定含有隽永的美、永久的情、浩荡的气。经典通过主题内蕴、人物塑造、情感建构、意境营建、语言修辞等,容纳了深入活动的心灵世界和鲜活饱满的本真生命,包括了历史、文化、人性的内涵,具有思想的穿透力、审美的洞察力、情势的创造力,因此才能成为不会过时的作品。

  文艺要塑造人心,创作者首先要塑造自己。养德和修艺是分不开的。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崇德尚艺作为1生的作业,把为人、做事、从艺统1起来,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艺术训练,提高学养、修养、修养,努力寻求真才学、好德行、高品位,做到德艺双馨。要自觉抵制不分是非、颠倒黑白的毛病偏向,自觉摒弃低俗、庸俗、媚俗的低级趣味,自觉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腐朽思想。

  文艺创作是艰苦的创造性劳动,来不得半点虚假。那些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文艺精品,都是阔别浮躁、不求功利得来的,都是处心积虑铸就的。我国古人说:“吟安1个字,捻断数茎须。”“两句3年得,1吟双泪流。”路遥的墓碑上刻着:“像牛1样劳动,像土地1样奉献。”托尔斯泰也说过:“如果有人告知我,我可以写1部长篇小说,用它来毫无问题地判定1种我认为是正确的对1切社会问题的看法,那末,这样的小说我还用不了两个小时的劳动。但如果告知我,现在的孩子们210年后还要读我所写的东西,他们还要为它哭,为它笑,而且酷爱生活,那末,我就要为这样的小说献出我全部1生和全部气力。”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有“板凳坐得10年冷”的艺术定力,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执着寻求,才能拿出扛鼎之作、传世之作、不朽之作。要遵守言为士则、行动世范,牢记文化责任和社会担当,正确掌控艺术个性和社会道德的关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严肃认真斟酌作品的社会效果。要珍惜自己的社会形象,在市场经济大潮眼前耐得住孤单、稳得住心神,不为1时之利而动摇、不为1时之誉而急躁,不当市场的奴隶,勇于向炫富竞奢的浮夸说“不”,向低俗媚俗的炒作说“不”,向见利忘义的陋行说“不”。要以深厚的文化修养、高尚的人格魅力、文质兼美的作品赢得尊重,成为先进文化的践行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在为祖国、为人民立德立言中成绩自我、实现价值。

各位代表!同志们、朋友们!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人是事业发展最关键的因素。文艺界是思想活跃的地方,也是创造力充分的地方,济济多士,英才辈出。我国文艺事业要实现繁华发展,就必须培养人材、发现人材、珍惜人材、凝聚人材。中国文联、中国作协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桥梁纽带,在团结文艺工作者方面负有重要职责。多年来,中国文联、中国作协展开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哪里有文艺工作者,文联、作协的工作就要做到哪里,发挥好文艺界人民团体作用。

  新情势下,文联、作协要深化改革,工作向基层倾斜,服务向最广大文艺工作者拓展,改变机关化、行政化偏向,不断增强组织活力。要加强引领,突出政治性、先进性、大众性,团结带领广大文艺工作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组织向心力。要加强联系,延伸工作手臂,加强对新文艺组织、新文艺群体的团结引导,把千千万万文艺从业者、爱好者凝聚起来,不断增强组织吸引力。要增强本领,加强能力建设,强化行业服务、行业管理、行业自律,发挥在行业建设中的主导作用,不断增强行业影响力。要加强沟通,待人以亲、助人以诚,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的事,成为文艺工作者事业上的好火伴、生活中的真朋友,成为文艺工作者的温馨之家,把文艺阵线的气力发动起来,把人民大众中蕴藏的创作能量激起出来,推动文艺事业显现百花齐放的繁华景象。

  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是文艺事业繁华发展的根本保证。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文艺工作,充分认识文联、作协的重要作用,指点推动文联、作协深化改革、发展事业,加大政策支持和保障力度。要用符合文艺规律的方式领导文艺事业,充分发扬学术民主和艺术民主,保护好文艺工作者积极性和创造性。要依照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加强文联、作协党的建设,加强文艺单位党的建设,选好配强文艺单位领导班子,把讲政治、懂业务、能干事、愿服务的干部放到文艺工作领导岗位上来。要加强和改进文艺理论和评论工作,褒优贬劣,激浊扬清,更加有效地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要做到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主动引导、工作上创造条件、生活上关心照顾,多为文艺工作者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营建有益于出人材、出精品的良好环境。要重视和加强艺术教育,提高人民大众艺术素养。

各位代表!同志们、朋友们!

  文艺作品不是神秘灵感的产物,它的艺术性、思想性、价值取向总是通过文学家、艺术家对历史、时期、社会、生活、人物等各个方面的掌控来体现。面对生活之树,我们既要像小鸟1样在每一个枝丫上跳跃鸣叫,也要像雄鹰1样从高空翱翔俯视。中国不乏生动的故事,关键要有讲好故事的能力;中国不乏史诗般的实践,关键要有创作史诗的雄心。我相信,我们这个时期的中国文学家、艺术家不但有这样的雄心,而且有这样的能力,1定能创作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时期、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国家、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优秀作品。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伟大的时期呼唤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牢记使命、牢记职责,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同党和人民1道,努力筑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期的文艺高峰!

  最后,预祝大会美满成功!

推荐阅读
图文聚焦